独家揭秘!云霄口粮源头“断恶修善”行动
在福建云霄,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。这里曾是当地知名的粮食生产区,但近年来,由于环境污染、农药滥用等问题,粮食安全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。如今,一场名为“断恶修善”的行动正在云霄全面展开,旨在还这片土地一片纯净,保障人民群众的“口粮”安全。
人物故事:老农的转变
故事要从云霄县的一个小村庄说起,这里住着一位名叫张伯的老农。张伯种了一辈子田,眼看着家里的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,心里别提多着急。以前,张伯为了让粮食长得好,总是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,但渐渐地,他发现这样做不仅没有提高产量,反而让土地变得贫瘠,连家里的鸡鸭都生病了。
“以前种地,就是靠农药化肥,现在想想,真是后悔啊。”张伯叹了口气。
问题与挑战
云霄县粮食安全问题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随着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化肥、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逐年增加,导致土壤、水体污染严重,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。
“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。”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专家李博士表示。
“断恶修善”行动启动
面对严峻的形势,云霄县决定采取行动。2019年,云霄县启动了“断恶修善”行动,旨在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、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、提升农民环保意识等措施,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。
行动成效显著

“断恶修善”行动开展以来,云霄县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首先,推广绿色农业技术。通过培训、示范等方式,引导农民采用有机肥、生物防治等绿色农业技术,减少化肥、农药使用量。
其次,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。对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整治,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,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。
最后,提升农民环保意识。通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。
专家点评
“云霄县的‘断恶修善’行动,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。”李博士表示。
未来展望
云霄县“断恶修善”行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,但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,还需持续发力。
未来,云霄县将继续加大投入,完善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,提升农业投入品监管水平,加强农民环保意识培养,为保障人民群众“口粮”安全,助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。